第一百六十九章 功过不相抵-《皇明天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张居正死后,家中长子被逼自杀,其余仅仅充军。
    但是朱翊钧却完全没有刘询大气。
    刘询诛霍光满门,但是并非让霍光求荣得辱,霍家依旧是满门荣光的躬秉谊,定万世册,安社稷,功德茂盛的博陆宣成侯。
    这就是刘询和朱翊钧的差别。
    天下人不在乎你皇帝对哪个臣子的喜好,很多臣子求的是身前事,身后名。
    霍光辅佐刘询定鼎江山,而后刘询定麒麟阁十一功臣时,霍光依旧位居麒麟阁第一。
    刘询诛杀霍光满门的政治目的非常清楚,下手非常迅速,霍光死后,留下了一大批的辅佐之臣,这些臣子是刘询把控朝政的最大阻力,刘询诛杀霍家,是为了把持朝政。
    相比较之下,朱翊钧既不狠毒,也不仁德,其目的也不明确,在对张居正集团的清算之中,朱翊钧被文臣们牵着鼻子走,更像是对过去被张居正压制的官僚集团的妥协,而不是为了掌权。
    做的一样的事,其最后的结果,却是天差地别。
    功过不相抵。
    在针对权臣的清算这件事上,大明是历朝历代中做的最差的一方了。
    秦惠文王杀商鞅那也是满门抄斩,株连无数,但是商鞅变法的新政可曾废除?没有。
    秦惠文王嬴驷幼时张狂,触犯了禁条,而当时秦惠文王嬴驷年幼,最终嬴驷的墨刑被公子虔代受。公子虔被剐了鼻子。
    而嬴驷也被秦孝公嬴渠梁给流放了出去。
    功是功,过是过,功过不相抵,才不会人亡政息,才不会求荣得辱。
    但是大明在这方面却做的极差。
    诛杀权臣的过程中,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。
    杨镐并不是权臣,但是大明的官员请斩杨镐的奏疏很多,朱由检一概留中不发,其实目的,就是为了等到紫金阁再强壮一些,将杨镐的功过写清楚,然后再将杨镐砍死在午门之外。
    王化贞完全是自己轻敌,轻信奸细之话,责任全在王化贞身上。
    而且还有当初的魏珰杀了熊廷弼传首九边,更是弄的边军离心离德,杀掉王化贞是非常急切的任务,必须的插队加急办理。
    杨镐却不急,因为杨镐这个案子,略微有些复杂。
    还涉及到了现在的朝鲜王绫阳君。
    杨镐当初被下狱之后,朝鲜举国震惊,而河城君甚至派出了右议政进京游说,而这个右议政李元翼和参判许成依旧在京师里为杨镐奔走,疏救杨镐的行动朝鲜进行了七年之久。
    而现在汉城里,宣武祠里依旧供奉着兵部尚书邢筁和辽东经略杨镐的雕像,每年正旦,朝鲜王都会亲至宣武祠拜祭,而祠堂正上方有一匾揭,上曰:再造藩邦。
    杨镐在朝鲜的地位尊崇,直到崇祯二百六十五年的公元1909年,朝鲜亡国,杨镐宣武祠被焚毁,朝鲜灭亡于倭寇之手,杨镐才断了祭祀。
    此时杀掉杨镐,无疑给大明和朝鲜的藩篱关系,进一步疏远。
    这会儿义州城毛文龙还占着呢,就这么啪的一巴掌打在平阳君的脸上,不符合朱由检团结大多数,打击一小撮的政治主张。
    “万岁爷,快马来报,耿如杞回到了大同府,正在平息大同府哗营索饷之事。”王承恩低声说道。
    朱由检对耿如杞十分的好奇,这个在诏狱之中,身受五毒之刑,却被各路人马高度评价的臣子,非常的好奇。
    尤其是孙传庭一个忠字,让朱由检都疑惑不已。
    耿如杞,这个人,活的实在是太矛盾了。
    1603371680
    第(3/3)页